免費論壇 繁體 | 簡體
Sclub交友聊天~加入聊天室當版主
分享
返回列表 发帖

衡山有趣的八大怪及人文风俗

衡山又名南岳,是我国五岳之一,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。由于气候条件较其他四岳为好,处处是茂林修竹,终年翠绿;奇花异草,四时飘香,自然景色十分秀丽,因而又有“南岳独秀”的美称。清人魏源《衡岳吟》中说:“恒山如行,岱山如坐,华山如立,嵩山如卧,惟有南岳独如飞。”这是对衡山的赞美。

衡山名僧史趣 石头和尚佛法东传

被日本曹洞宗僧人视为“祖庭的南台寺,是禅宗六祖慧能的法孙石头(希迁)和尚所辟的道场,为曹洞宗著名的法门丛林。

1.jpg

衡山
* w: ~- J4 I0 p

希迁(700-790年)广东端州人,俗姓陈,传说他的母亲怀他时就不吃荤。出生后,十二岁的那年,听说六祖慧能在韶州曹溪,便前往拜访,慧能见了很高兴,让他落发,但没受戒,慧能圆寂时,要他到青原山那里去具戒后,即四处云洲。在四十三岁的时候,唐天宝初年(743年)才到南岳,在南台寺以石为台,结庐而居,遂称石头和尚。

希迁在南台寺传法,传说他得过一梦,与六祖一同坐在一只灵龟(代表智慧)背上,在深池(代表性海)中游来游去,传为异徽,一时学徒云集,有“石头狮子吼,给你眼睛清凉”的俚谣。希迁六十五岁时,曾在长沙招提寺讲经说法一个时期,然后又回到南岳。希迁与马祖同是慧能的法孙,所以世有“江西马祖,湖南石头,不见二士,无以可知”的说法。

希迁在唐天宝九年(750年)写成了《草庵歌参同契》这部名著,是五言四十四句的古诗,共两百二十字,旨在调和禅宗南北两宗的争议。禅宗自达磨西来,历梁、陈、隋的一百年摇篮时代,在初唐的九十五年间,由第六代祖师慧能奠定基础,至盛唐的五十年间,由于青原行思和尚及石头希迁的活动益加繁荣,由于希迁长居南岳,“石头派”的禅风,在湖南一带更为盛行,及至唐末五代,派出曹洞宗祖师是道元禅师,曾至日本来中国求法,从宁波天童寺僧如静(曹洞宗十三代)受戒,学习五年回国,这支宗派,遂在日本奠基。

希迁在唐德宗贞元六年(790年)逝世,享年九十一岁,唐德宗赐谥无际大师。佛教徒死后,一般按天竺僧徒所传的佛教相当彻底,从千百万字经论到一字轮王咒,从净土到地狱,从佛到饿鬼,从生前修行到死后舍利,他们都一概否定推翻。所以南宗禅师自慧能起,多用全身葬法,漆涂尸体,安放龛中。石头希迁死后,也就保存了肉身,并置专寺供奉。一九七五年六月二十日香港《快报》有则《无际大师肉身供奉东瀛》的消息。讲石头希迁的肉身,系在民国初年,军阀内战期间,因乱兵纵火焚烧寺庙,为在附近行医的日本牙医安移庙外,辗转到了日本,现供奉在横滨日本曹洞宗总部。石头希迁自圆寂迄今一千一百数十年,躯体仍栩栩如生。石头和尚墓,现仍在南台寺附近,是南岳仅存的一座唐代古墓。


" Z; a  @3 N) z: w0 M  j8 M

南岳最早的女道士魏夫人

魏夫人是南岳最早的一个女道士。她是晋代任城人。父魏舒官居司徒,丈夫刘幼彦为修武令,两个儿子官司职也不小。她自己博览群书,学问很好,并领官过祭酒。只因丈夫早死,又值晋室东渡,率先南迁,“抚养内外,旁救穷乏”,便有些看破红尘,等到她的儿子们自立后,便正式出家,在南岳做道士。

魏夫人擅长隶书,她在黄庭观观念黄庭经十六年,亲注并手书《黄庭内景经》(土色,阶庭宫地黄庭拍 人的丹田)刻石嵌在黄庭观壁间,为后世所宝传。传说她活到八十三岁时,服药称疾,闭目寝息,饮而不食,七日,托剑化形仙去。陶宏景所著《真诰》是最早称她为魏夫人。宋景 中,赐名“紫虚元君”,帮称魏元君。唐代颜真卿曾为她作碑铭,详细记述了她的异迹。

魏夫人“仙去”以后,南岳不断有女道士的传说故事,唐末有个叫缑仙姑的女道士,长沙人,八十多岁,独住南岳魏夫人坛。其他时多虎豹,游客必须结队才敢入游,她却了无恐惧。自养一鸟,红顶长尾,能作人言,说是魏夫人派来和仙姑作伴的。(精、气、神常在黄庭)

又传宋代有个女道士,名叫张润玉,衡山人。自称是魏夫人降仙。曾以做过一道仙诗:“洞箫响兮风欲流,清夜阑兮管弦遒,长相思兮衡山曲,心断绝兮秦陇头。”


9 m, g6 v, B0 u& ^1 q$ X, {, x

南岳佛道为什么能共荣一庙

南岳是我国少有的一处佛道共荣的地方。远在西汉,道教即已在南岳开始了活动。据旧志载:汉武帝曾封南岳金母殿道士王谷神为太微先生,皮元曜为太素先生。到了东汉十四年,五岳十八山道士,请与佛教论理解法,汉明帝筑台于洛阳白马寺南山外,传谕道释两派斗法,南岳道士褚善信亦参加了这场斗争。相传道家筑三坛祭神,佛僧则于四侧安置佛舍利经像。道士首先宣言:“纵火焚坛,坛上的经书不会烧毁。谁知火发,都归灰烬。而僧人这边则舍利放五色光,飞舞空中,迦叶亦飞舞一际,现出神怪。道士们打了个败仗,信誉猛降,朝野皆崇敬佛教。魏晋六朝,说玄风盛,南岳便有魏夫人、九仙等踵事增华,加而宫观相望,道流大行。梁陈间,惠海、慧思来南岳后,相继有十八高僧以及怀让、石头的现出,特别是慧思和尚到南岳结庐为庵,与道教真人欧阳正则在朝廷打了一场官司,传说慧思佛法高强,迫使皇帝罚欧阳正则到了佛寺为执役僧,道教又输佛教。于是南岳梵宇林立,“天下名山僧占多”,宗风盛而道流渐衰。但李唐赵宋以及以后各朝,各国者信佛道都有。于是千百年来,南后佛道两教并存不息,高僧高道,代不乏人。而南岳名山也由于祥宗羽流的匠心经营,争奇况异,不断招引善男信女的膜拜,骚人墨客的咏歌。至今南岳大庙的配殿仍然是左边八个道观,右边八个佛寺,以示佛道有同等的地位。


5 c# [# \8 S( O  b( Y0 \7 k$ }

民俗

凡民禀五常之性,而有刚柔缓急声音不同,系水土之风气,故谓之风;好恶取舍动静无常,随君上之情欲,故谓之俗”。  南岳风俗是在特定的自然条件下合社会环境中产生和积淀而成的,它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,既反映了南岳的社会历史、自然环境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,又表现了历代南岳人所走过的生活发展道路,同时,也体现了积久而成的风尚、习俗与南岳的山水名胜、佛道宗风的密切联系。

南岳圣帝: 圣帝是南岳神的封号。宋真宗封南岳神谓“司天昭圣帝”。元世祖封其谓“司天大化昭圣帝”。这个被封为“圣帝”的南岳神又为谁呢?各种典籍所载不一,民间亦传说纷纭。一说祝融。《六韬》载,南岳神号祝融氏。《泽史》、《中国各大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词典》中记载,南岳神名叫祝融。“居离司夏,摄位火乡。”因火色赤,故又称“赤帝”。当今,大家普遍接受这种说法。二说炎帝。《淮南子天文训》云:“南方火也,其帝炎帝,其佐朱明,执衡而治。”既是说,炎帝使执掌衡星而治南方的尊神。由于南岳衡山为南方山镇,又得名于衡星,因而炎帝即南岳之神。三众说纷纭。《历代神仙通鉴》载,南岳神姓崇名罩。小说《封神演义》说,南岳神为崇侯虎。《龙鱼河图》载,南岳神姓丹名灵峙。《云笈七签》载,南岳神名泽光。

远古时代,由于生产力低下,人们对于宇宙所表现出来的巨大的自然力感到神秘和恐惧,因而把山岳等自然物体当作神来崇拜。“岳”即岳神,这是自然神,早期先民对岳的奉祀,也就是对岳神的奉祀。随着社会的发展,面对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和沉重的阶级压迫,人们希望出现如古代圣明君主那样的统治者和管理者,于是,一批为人们传颂的炎帝、古君、部落首领,就这然被抬上了神的祭坛。传说炎帝、祝融分别为治理南方的明君和为百姓称道的司徒。因而他们便成了百姓心目中岳神的化身,奉祀岳神即奉祀炎帝、祝融等祖先。


; g3 ]2 t! Q3 @4 d; ]

历代封建帝王们争先恐后,不断遣使祭祀南岳神,在于祈求神助其江山社稷千秋万代,与寿岳同存。同时,也为本身祈寿,希冀长命百岁。

士大夫和文人骚客们祭祀南岳神在于祈求神助其福禄双至,修身养性,延年益寿。南岳的祭祀文化中心就是:祈福祈寿。上为天地、国家江山社稷祈祷,下为百姓黎民、天下苍生祈福。

黎民百姓们祭祀南岳神,祈求的是神助其风调雨顺、子孙昌盛、万事如意、祛病延寿。

抢头香: 南岳人有大年初一到南岳大庙给圣帝烧香、拜佛的习俗。传说,谁抢到了新年的第一炷香,圣帝就会保佑他万事称心如意。所以“抢头香”又称幸运香火,是南岳春节的一项传统名俗活动。每年都有来自海内外上万游客云集南岳,焚香朝拜,祈祷事业兴旺、家庭幸福。根据历年惯例,南岳佛、道教协会于正月初一子时在南岳大庙隆重举行“幸运香火”大型法会。参加法会的游客(自愿捐助)沐浴更衣后于大年三十晚在祝圣寺共进斋席,晚上十点左右到大庙三元宫二楼听佛教、道教讲解有关宗教仪规,并介绍南岳圣帝。初一子时一到,大庙鸣钟击鼓,佛、道两教数十僧道人员分列圣帝神像两侧,各自同时举行法会。并为自愿乐捐的功德主举行圣帝开光仪式,佛、道负责人向功德主分赠宗教圣礼,自愿乐捐功德主在正月初一子时点燃新年第一炷“幸运香火”。按次序跪拜在圣帝像前,接受佛、道人员的祝福。法会之后,正殿大门被打开,群众自由敬香。法会上开光的南岳圣帝金像,让功德主带回,同时带回新春的喜气、一年的头彩。

2 w) B& U* q- y

南岳庙会::庙会是南岳极具特色的民俗。

南岳庙会始于唐朝,传说每年农历五月十七日为天符大帝诞辰。在此前后举行各种祀神及娱乐活动,以示庆祝,名曰“庙会”。庙会于五月十四日拉开序幕,是日,由居民装扮骑马文武判官、随行差役、打路鬼等游行各街,名曰“清道”。居民围阻判官询问年景、福祸等情况,判官需一一作答,即使有故意刁难,怪题百出者,亦须巧词应付。十五开始抬神,所谓抬神即将天符殿内各神像抬出游行各街,仪仗鼓乐队,并配有群众扮演传统故事中的人物,居民鸣炮接送。其次序为十五日抬元帅,十六日抬判官,十七日以天符大帝为主,元帅、判官一齐抬。在抬神中还有一种插曲,名叫“打点子”,即居民请判官在自己小孩额上用朱笔点上一点,说是可以驱邪。旧时这种庙会活动,纯属祭祀性质。现今庙会已失去了这一意味,而逐渐演变成了集武术、杂技、歌舞、表演、书法、彩灯、文物珍奇等的展览及商贸洽谈于一体的大型盛会。

朝寿佛:  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八,就是南岳的朝寿佛日。相传,无量寿佛名金真,号宗慧,唐朝资兴人,16岁出家,享年139岁。修神123年,因道行甚高,驻息雁峰寺,圆寂之后显灵于湘南一带,大约明代中期出现在衡阳一带,故有“五百年转回雁峰”之传说,当地人看到这些迹象,把他视为“万寿无疆”的活佛,所以衡岳一带为了祭祀他,每年农历二月初八,在他生前坐禅的寿佛殿前举行朝寿佛的盛会。每到此时,寿佛殿内举行盛大法会,各地善男信女齐聚于此,为寿佛庆寿,为家人祈福。形成“二月初八朝寿佛”民俗。

7 ^. U* V8 O' S7 Q9 k9 m, ~

南岳香期:  香期乃南岳最有特色的民俗之一,指民间百姓在七月至九月这个时期采取特定形式到南岳来朝香。它是一种民间祭祀圣帝的活动。自唐天宝元年(742年)开始,一直流传至今。这些香客来自四面八方,近者来自省内各地,远及江西、湖北、广东、广西。尤其是南岳俗定农历八月初一为南岳圣帝神诞,所以农历八月初一这一天是香期的最高潮,这一天来岳进香朝拜圣帝的有多达十万之众。

朝香主要有“行香”、“拜香”两种。从家中起程时,预先设案焚香秉烛,向南岳方向叩拜祝祷,名叫“起香”。礼毕开始出发,进香者头扎青布,身穿青衣,衣外加一红色肚兜,上书“南岳进香”四字,手执信香,口唱香歌,进入南岳后,更加虔诚严肃,他们目不斜视,香歌不断,每唱完一句,即拱手作揖一次。焚毕,诚惶诚恐的进入大殿。向圣帝神像三跪九叩才起身鞠躬,算是了愿。有的跪地求卦长达半小时之久,才求得如愿的一卦。有的还将带来的茶叶或水果摆在神案上,作为祭物并带回食用,说是可以治病驱邪。礼毕出庙,然后登山上祝融峰老圣殿进香,对沿途各寺庙都得礼拜一香。进香结束返家时,还得行辞圣礼,即在辞圣殿梵香跪叩,求保一路平安,并将肚兜上书有“回光返照”四字另一面翻过来,才正式启程回家。

至于进拜香者,除服装于行香者一样外,再家一付青布绑腿,膝上捆一对护膝,脚穿草鞋,手捧一条小凳,上插信香。进入南岳便三步一拜,或七步一拜,一直拜至大庙正殿。还有一种集体进香者,他们是一个有组织的香会,人数多至几百,有复杂的香头,由香头带领列队而行,旗幡伞幢,仪仗整齐,另有一番气派。

还有少数朝“饿香”的。即道南岳朝香的当天只喝水、不食饭,第二天才能进食。更有极个别朝“肉香”的,就是头顶扎洞数个,烧香于洞内,以示诚敬。

5 V* y' W% e" _

南岳八大怪之一:和尚道士住一块

南岳衡山寺庙林立,宫观遍布。山下的南岳大庙,东边是道教的八个宫观,西边是佛教的八个寺庙,它们开门相见,香火相通,和尚道士们在这里轮流值殿。这种佛道共存一山、同居一庙且共尊共荣、和平共处的奇特景象,堪称中国乃至世界名山一绝。

南岳八大怪之二:千里歌舞来朝拜

为了表示虔诚,进香一般都要跪拜,但是,南岳进香除此之外,还要唱香歌,内容丰富,包括起程、途中、朝香、返程四个阶段。朝拜之时,还要不断变换队形,插穿回环,象是跳集体舞,蔚为壮观。进香者“跳舞”与“唱歌”一方面对表菩萨表示虔诚,另一方面便于贯注精神,以期收到“心诚则灵”的良好效果。

南岳八大怪之三:赶个八月吃三载

“赶八月”是由祭祀活动演变成的一种“香火经济”,它最早缘于祭祀活动,传说主管南方事务之神祝融即为南岳衡山之神。历朝历代每年在这里举行“庙享”。加之民间盛行祭祀,便形成了定时的香火期。每年农忙后的农历七、八、九月份,四面八方来南岳进香的人如潮水般涌来,其中尤以八月为盛。此时,南岳大街小巷,商贾云集,交易活跃。当地民谚云“南岳人不种田,赶个八月吃三年”。


5 n8 E1 i9 k. B% @3 }/ o

南岳八大怪之四:熟人见面不理睬

长期以来,南岳衡山人十分敬重山神即圣帝,尤其新年之际,认为只有把自己美好的心愿留在菩萨面前讲述,才是最虔诚的。故在去朝拜圣帝的路途中,大家彼此都排除杂念,默不作声、守口如瓶。到了大庙正殿圣帝殿前,向圣帝许下心中的美好心愿后,人们才会与同来的家人或同回的亲戚朋友互相道贺新年。因此,当地有俗谚云“南岳拜年真奇怪,个个嘴巴闭起来。不拜圣帝口不开,拜完圣帝再互拜”。

南岳八大怪之五:冬瓜当作扣肉卖

南岳素菜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,它是为接待前来祭祀的朝廷或地方官员以及前来观光的文人学士们,专门研究烹调出味美而富有营养价值的素菜筵席。其味道清淡爽口,色泽悦目,造型精致,色香味俱全,故而久负盛名,历经千年不衰。其中有一道菜名曰“不可思议”,看上去与扣肉无异,一上桌“肉香”四溢,起筷方知那一片片“肥肉”原来是用冬瓜制作而成的。

南岳八大怪之六:儿子结婚爹游街

走在南岳大街上,不经意间可以看到一出戏剧性的游街表演:一个头戴高帽,涂着大花脸,身穿大红戏袍,背挂写着“扒灰佬”、“子承父业”等字样牌子的公公和新郎新娘在接亲队伍敲锣打鼓簇拥下,围着南岳几条大街绕场一周,不时吸引路人伫足观望。阵阵嬉闹中,游街队伍才到达婚宴现场,举行盛大的结婚典礼。“儿子结婚爹游街”这一南岳民俗在明代以前就有了,数百年来流传至今,充满了丰富的寓意。

分享到: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【舞蹈伴奏网】网上有的我们都有,网上没有的我们也有!   24小时在线客服QQ914471079

返回列表